眾所周知,附子在中醫學中被廣泛應用,但因為它本身的一些限制因素,其用量及配伍禁忌在臨床上的應用一直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。下面江油附子小編就為大家淺析一下附子的用量問題,歡迎大家跟小編一起來探討!
1、關于附子的用量
根據相關典籍記載:附子的劑量為每劑1-3元(約3-9克)。在一些中醫書籍中,提倡嚴重病例可用于16-31克。
一般來說,上述劑量是不合適的,但我們也應該認識到中醫是一門自然科學,是選擇處方和用藥的基礎,除了經典的鑒定和實踐經驗外,更重要的是要結合患者的病情,使其更健康,更健康。然后,對當地氣候、當地條件等客觀條件進行確定。
早在漢代,張仲景就在其不朽的《傷寒論》中就有20種附子的使用處方。附子的用量為1~2。據考證:附子自宋代以來一直是人工栽培的,傷寒論是指野生附子。如果我們看看今天收集的野生附子,每種附子的平均重量約為40克。其中一種或兩種是以40-80克的形式制成的。每種附子的重量是當前劑量的幾倍。野生附子在野外生長緩慢,獲得了世界真氣。其藥效和毒性均高于現代人工附子。由此可見,古代附子的用量遠大于現代附子。
《本草綱目》中有一段有趣的段落::附子,,有人才服錢匕即發燥不堪,而昔人補劑用為常藥,豈古今運氣不同耶?荊府都昌王,體瘦而冷,無他病,日以附子煎湯飲,兼嚼硫黃,如此數歲。蘄州衛張百戶,平生服鹿茸附子藥,至八十余,康健倍常,若此數人,皆其臟腑稟賦之偏,服之有益無害,不可以常理概論也。